在個人成長方面,青少年時期有可能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階段,對情緒困擾的青少年來說,是否能合宜的表達與了解他人的意思尤其重要。本文指出過去十五年對溝通的研究,著重在口語的了解和表達,最近幾年新的研究主題是功能性的語言,學者開始留意人們如何利用語言達到目的,如何使交談繼續下去。因此在任何訓練計畫開始之前,老師或治療師必須先評量學生的語言接收和表達能力。 文中指出訓練計畫的基本原則是盡量充實學習情形,老師要注意的因素包括(一)學生的興趣動機(二)注意力(三)刺激(四)適當的反應(五)增強和回饋。訓練計畫的要項可分為三類:學生、學習內容、教學環境和時間, 這三要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計畫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有實用的語言溝通和社交能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