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自民國56年起便實施盲生與普通生混合式教育,可是盲生在普通班中常有自卑感和孤獨感,故需以社會化教學研究補救其缺點。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增進盲生的人際關係,其進行的方向為(1)接受視覺障礙的事實;(2)情意的溝通; (3)與正常者互助合作。此外,視障學生之巡迴輔導教師、普通教師與視障學生之間,須建立良好的關係,方能使社會化教學達於理想。同時,讓視障學生參與各種團體活動,透過遊戲、運動和角色扮演等活動,使他們打入明眼同學的團體中,也為教學的重點。此 外,對視障學生進行生活教育,以建立自主的人格亦不可忽視,其內容可分為五項, 如整潔習慣、禮節、盲動作、自理能力和行動能力等,並且,多利用社會資源,舉辦課外活動和配合自願服務人員,以充實活動內容,當能提高教學效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