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敘述自己從知道愛兒聽覺有障礙的震驚,到遠自台東至台北榮總陪伴兒子接受語言治療,學習使用助器,聽能訓練.讀唇,其間父母付出的耐心,老師的愛心,孩子的努力,才能使孩子有些進展。為了利用振動及觸覺訓練說話,利用肌肉感覺來說話,並經由聽覺的刺激來訓練,身為母親要利用每一個可學習的機會來教導孩子,除了家長和語言治療的老師,學校老師和同學給予的關心與體諒,亦幫助孩子能順利的成長,終能進入大學.因此作者懷著一顆感恩的心,寫下此文,並堅信盡量發揮孩子的潛能是為人父母的義務,與其釣魚給孩子,不如教導他如何釣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