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障礙者的教育評量可分成三類:(一)一般能力評量;(二)特定領域學科的成就評量;(三)心理歷程或特質的評量。本文的主題在介紹並探討以認知心理學為導向的學障者評量,但在這之前作者先介紹傳統評量方式以作為比對(即學障教育評量的前兩類:一般智力測驗與特定領域學科的成就評量。)關於本文主題,作者說明了早期此類評量成效不彰、及說明了認知心理學對學障評量可能會有的啟示及影響(分別由評量的方向、方法、技巧說明之。)而在認知取向的教育評量上,就評量的方向而言是:(1)重視以歷程為導向的評量(2)重視學習者之知識結構或題型辨識能力之評量(3)加強錯誤類型之分析 (4)重視情意、動機、情緒、以及社會文化因素認知性評量間的互動關係。而在技巧上,則主張:(1)動態性評量(2)臨床晤談(3)觀察的細部化與精密化。綜合而言,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,可以較具有診斷性,能提供較有效的訊息,以便做為補救教學,或適性教學之用。 |